美学留学

400-820-0859

400全国咨询热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留学资讯 > 留学资讯 > 文章详情
一份好的作品集,离不开充分的前期调研
2022-12-15 发表
来源:网络

调研是作品集准备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想要制作出一本优质的作品集,将你的艺术想法有逻辑有条理的展现给院校导师。要想拿到心仪院校的offer,做好调研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同学们,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个有深度的调研该如何完成。

首先,来看一下作品集为什么要做调研?

1.任何作品集都离不开调研,它是作品集实践开始前进的相关资料的搜索与汇集,也是作品集的基础和起点。通过调研的过程获得灵感设计点,这样的设计才是真正体现学生思考的设计。

2.可以永久性地留存,作为自己的素材库,在将来的设计中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当知识和经验逐渐积累后,会发现面对相同的主题,思路会在一次次调研反复的过程中得到更充分的展示。

3.广泛地搜集素材,得到的信息量非常之大,这样让我们的设计有更多可能性。也可以在灵感的思考和碰撞过程中通过调研迸发出更多的创意火花。

4.相较与作品的形式,国外院校注重一件设计作品本身是否具有逻辑和深度,调研正是给别人展示我们设计逻辑与思维的一个过程,缺少这个过程,无论设计形式多么抢眼,新颖,都会让人觉得作品承载的内容太单薄缺少说服力。

 

作品集调研是什么?

作品集整个调研的阶段,你可以简单的理解成是为你的想法进行服务、并将你的想法进行发散、灵感进行深入的过程。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调研这一过程是在确定主题之后才进行的。但是调研在这一步骤,有时也能帮助你将混乱的灵感想法进行筛选梳理,以及检查作品主题是否能经得起逻辑上面的推敲。

 

如何做调研?做调研的形式和途径有哪些?

目前的设计调研方法都离不开语境为基础。(context)简单理解就是“语境”作为项目的土壤,是事物发生的基本,犹如人的成长基于背后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学习经历,成长经历等等。而数量巨多纬度广的情况下,如何系统的层层解锁从而找到具体的点来进行剖析呢?这里我们将重点介绍两种方式。

一手调研和二手调研

一手调研:

Primary Research

一手调研是指收集新数据的调研,即当某一特定课题的数据首次被收集时,该调研就被称为初级调研。学生亲自完成全新的调研。例如自己拍摄、画素描记录、做问卷调查、采集、采购、做实验论证可能性等都属于第一手资料调查。

包括:

摄影/绘图/素描/多媒体/印刷实验/图像/影印/视频录制/录音/写作/知识/观点/记忆/对话/分析/面试/问卷调查/访谈/日记/录像

可以理解为一手调研是与学生经历最为紧密相连的事情。例如童年的玩偶;友谊的片段;中学时代的日记等等。一手调研非常考验学生对于自身生活和经验的总结,在做一手调研的时候,一定是从自己的真实生活出发,做到对一些事件的有感而发由此产生项目灵感。例如部分学生经历过校园暴力;冷暴力等。这些真实的事件都是最好的素材去投入到作品集的制作。

二手调研:

Secondary Research

二手调研的目的在于收集数量更大的样本,形成客观的证据,发现一些在一手调研时被忽略的关键,避免整个项目逻辑沦为过度主观的猜想。例如同学通过网络搜索、书籍杂志报刊、文献和相关艺术展览参观等收集信息资料。

包括:

讲座/公开辩论/会议展览会/杂志/书籍/传单/互联网/广告牌的图像/照片/其他设计师/艺术家的作品/印刷地图/图表/照片/明信片/海报/图纸/从电影,录像带,表演中获取的图像/建筑

二手调研的来源多半与第三方(频道;媒介)有关,例如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抖音;小红书;新闻联播;公众号新闻等等。二手调研重点强调这些事件的传播与发生给学生本人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影响,诸如疫情;俄乌战争;气候变暖;或者公共突发事件等。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与社会的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广泛的拓宽自己的信息接收度再去收集和调研可以体现学生的思考能力与信息处理能力。也可以让招生官看到学生关注时事;积极思考的一面。

虽然由于各种实际因素的限制,作品集还是以二手调研居多。但应该注意二手调研是为了加深、补充一手调研的成果,而不是取代一手调研。

 

如何给调研方法“加高光”

首先我们要发扬自己的个性, 千万不要为了迎合目标院校的口味而做作品集。让我们试想一下,当你面对成百上千本作品集做出选择的时候,那些风格类似的作品一定是会被pass掉的,只有那些具有个人思考和特色以及有自己个人风格的作品集 才能给导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国外的教育更看重学生的个性,因此,找到自己最喜欢的风格,并把它巧妙地安排到作品集中才能让你的调研更胜一筹。

并且需要强调调研的逻辑性,在调研开始之初我们强调思维的发散,但是同时如果你能将各个分散的点紧密地结合起来,那么你的调研就会有很强的连贯性。这种逻辑性还体现在调研内容的顺序安排上,调研应该有一定的先后顺序:时间从古至今的顺序;内容上由浅入深,先研究表层的含义再研究深入的理念。

A.访谈法

面对相同的问题例如女性身份或者全球变暖等,不同身份的人会给出不同的解释。因此一对一访谈是收集初步研究的一个很好的开始。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的采访:直接采访、非直接采访。

直接访谈是最常见的,并且遵循标准的问答格式。当参与者可能对直接问题感到不舒服时,例如被询问收入;年龄;体重等隐私话题。我们可以使用非直接访谈。

非直接访谈的特点是形式灵活,更像一场谈话,只有一些粗略的问题框架。而不是锁定一个问题进行攻击式提问,且在与他人的交流过程中也可以很好的激发灵感并且引发自己关于话题的不同解读。

B.实地考察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最朴实的“实地考察”依然有其意义。虽然例如“角落里的垃圾”作为灵感点去进行项目制作,在互联网上这些照片可以简单得到。还是鼓励大家走到现实世界的环境中进行观察收集。尤其是在建筑设计中,实地调查能从项目现场和历史的背景中获得灵感,毕竟建筑的改造离不开它本身所处的真实环境与,气候特点与人文风情。实地调查使设计利用可持续的当地材料,利用该地区和景观,自然通风和采光,增强设计师对现有建筑、历史和景观的敏感性。

在平面设计、工业设计、交互设计等领域,实地考察能够使我们接触到比案头资料更准确、新鲜的信息,捕捉到文字、图像无法反映的即时感受,发现当地的实际问题和多重背景。同时,调研者自身收获的体验也能为设计增加一些感性的温度。

无论是哪一种设计,都需建立在事实而非推断的基础上。调研就是用一种成体系的方法更好地了解用户,让我们的作品能够真正落地。

接下来为大家盘点两个建筑方面的作品集案例,根据调研程度的不同,作品项目的质量也是完全不同的展现。

 

案例1:

1、这份作品集在基础调研,包括场地分析、文化历史、功能分析,具体又可以分为地形地貌分析、气候分析、交通流线分析等进行了调研。

地形调研

气候调研

场地分析

成品展示


美国建筑学校很注重概念,招生官也非常重视蕴含在作品集中的深层文化主题与实用性,因此如果缺乏前期的精细调研,很难做到在真实世界中寻找到自己的设计发现,在前期调研多花时间则可以为自己的项目开展得到更多支持。

案例2:

作品一味的追求最后的视觉效果;建模;炫技等无法展示更多的设计功底和设计能力。干瘪的结果也体现不出作品的设计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只追求技法的展现是远远不够的。

无论对于高中,大学还是博士申请,对于要递交的作品集的制作阶段来说,要求的并不是立马造出房子的能力,但是一步步从0到1的积累离不开调研;分析;再实践的过程。希望大家可以充分重视前期调研对于项目完成的重要性,毕竟缺少的环节都有可能导致最后的作品呈现不完整。因此希望大家稳扎稳打走好作品集制作的每一步!